来源:公私风云
董秘被打、券商女销售下海、某资管公司权益投资部解散……金融圈最近有点“热闹”,各种段子也层出不穷。
2018年是金融圈的“寒冬”,对于大部分从业人员而言,是难熬的一年。顶着“投资精英”、“百万年薪”光环的公募基金经理,又是如何“过冬”的?
故事一:“熊市慢慢熬”
“熊市怎么过?慢慢熬呗……”刚从研究员熬到基金经理的胡明(化名),言语间透露出对时运不济的无奈。
时间回溯到2010年夏天,彼时胡明正好研究生毕业。凭借知名学府的金融学位,他顺利进入目前就职的这家公募基金做研究员。
“纸上得来终觉浅”,入行头两年,胡明被市场的变幻莫测砸得晕头转向,学校里的那套知识、经验和理解根本跟不上。不过,再回忆起那段日子,他认为是最迷茫但进步最快的阶段。
而后经历市场的牛熊转换,去年下半年,做了7年研究员的胡明终于荣升为一名基金经理。
面对去年上半年的大好行情,胡明心想自己终于也能一展身手。然而,初管基金的喜悦并未持续多久,市场便给了他一记“当头棒喝”。今年以来,市场持续震荡下行,他管理的基金业绩全线飘绿。
尽管胡明对市场的长期前景乐观,但投资者的抱怨、业绩考核的压力一点点侵蚀着他的心里防线,失眠的日子越来越多。
他变得更谨小慎微,面对媒体的采访他一律拒绝。“现在市场行情这么差,说得多错的多。加上自己业绩不理想,哪里还好意思接受媒体采访。”胡明苦笑道。
和刚入行相比,他形容自己最大的变化,就是从满头黑发到“聪明绝顶”。
故事二:“在找新东家”
“我已经在找新东家了。”基金经理张闫(化名)说,再不跳槽,等待他的可能是被迫下岗。
他所在的公司有一项不成文的规定,如果连续两年业绩同类排名在后1/4,就会被“劝退”,而他已经收到了一些“暗示”。
他管理的权益类基金中,有一只刚好成立于2015年牛市之前,而后踩着沪指攀上5178点峰值的节奏,基金净值翻了一倍多,当时业绩排名也位列前茅。
张闫的不少同事趁机跟投了一波,有人甚至在最高点买了几万元。而后股灾席卷而来,张闫被打得措手不及。三年过去,该基金目前的净值仍在1元以下。
张闫坦言,基金经理如果业绩持续落后,就会被边缘化。“这种滋味很煎熬。”他表示,没人会真的等公司来开除自己,基本都是提前走人。“大家都是文化人,暗示下就差不多了。”
本来他准备等发完年终奖再走,但原本应该在6月份下发的年终奖却迟迟没有音讯。再考虑到市场行情和业绩,想必奖金也会大打折扣,所以他不准备再等了。
而除了年终奖,张闫放弃的还有被递延的那部分收入。因为基金业协会有规定,公募基金需对基金经理实行收入递延,即基金经理当年收入的一部分要递延到2-3年才发放。
故事三:“这点委屈算不了什么”
“谁还没有干不下去的时候呢。”从业多年,李晟(化名)受过的憋屈并不少。
他曾经在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管理过一只封闭式债基,周期内亏了不到2%(含申购手续费)。结果投资者跑去银行大闹,要求基金公司赔偿损失。
“银行拿投资者没办法,最后就叫我们过去处理。为了不得罪银行渠道,我们只好对投资者进行了安抚。”在心底里,李晟并不认同这样的处理方式。他觉得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国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去刚兑理念仍有待提升。
“这点委屈和前几年做专户时比,其实算不了什么。”李晟回忆道,2010年是公募专户大跃进的一年,各家都发了不少结构化的专户产品。结果第二年专户大跌,劣后级的投资者亏得很惨,基金经理都是去渠道挨个道歉和解释。“那一年全年都在搞安抚工作,基本没发新的专户产品。”
经过了这些年的历练,李晟的投资风格变得更为谨慎和成熟。在严于律己的同时,他也希望投资者能对基金经理多一份理解,对市场多一些耐心。
国际金融报记者 蒋金丽
《国际金融报》基金团队等你来爆料!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