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创新中国网 > 排行

增程技术:当下崛起与未来走向的深度剖析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8日 11:40 来源:中国广告网 编辑:赵仓唐   阅读量:5747   会员投稿
导读:深度解析增程技术:当下快速崛起的现象与未来长远走向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猛。2024年,其产销量成功突破1200万台,市场渗透率超40%,在乘用车领域更是达到47.9%,下半年连续五个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超过50%。其中,增程...

深度解析增程技术:当下快速崛起的现象与未来长远走向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猛。2024 年,其产销量成功突破 1200 万台,市场渗透率超 40%,在乘用车领域更是达到 47.9%,下半年连续五个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超过 50%。其中,增程式电动汽车发展尤为瞩目。自 2019 年相关产品陆续进入市场,这几年增程市场近乎以三位数的速度增长。随着理想、赛力斯、零跑等众多车企加入,2024 年增程式电动汽车销量达 118 万台,50 多款新车采用该动力,快速成为新能源主流技术路线之一。

从细分市场来看,增程动力主要集中于 25 万以上的中高端新能源市场。2024 年,此价位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增程销量达 71 万台,增速 63%,超过插混和纯电。并且,增程车型价格不断下探,15 万级车型已采用该路线,预计不久将突破 10 万门槛。作为增程技术代表,赛力斯旗下问界系列车型累计销量突破 60 万台,2024 年同比增幅 180%,其中 M9 连续 11 个月蝉联中国市场 50 万以上豪华车冠军;理想汽车在 2024 年 10 月实现 100 万台交付,L 系列加上理想 ONE 交付超 120 万台,11 月、12 月单月销量均超 5 万台。

在用户价值方面,电动车旨在全面替代燃油车,需解决补能焦虑和成本高两大核心问题。增程模式下,有家庭充电条件的用户在城市可百分百用电,即便没有,通过快充也能无忧,长途则用油。同时,增程车具备电动车的加速性和 NVH 精密性优势,在电池成本高时,还能降低成本,为用户带来智能、舒适和安全体验,如冰箱、彩电、大沙发等舒适性配置。

赛力斯副总裁段伟提到,赛力斯增程技术主要解决纯电车型的里程焦虑。发展增程需满足三个条件:纯电驱动体验、良好的 NVH 性能以及成本经济性。2025 年,新 M9 和即将量产的 M8 采用了赛力斯第五代增程式 5.0,其发动机最高热效率达 44.8%,一升油发电约 3.6 度电,能耗领先。理想 L 系列亏电油耗方面,增程 2.0 能做到 6.9,研发中的增程 3.0 在此基础上还能节油 15% 以上,纯电里程可达 300 公里。

然而,增程路线也面临挑战。清华大学帅石金认为,高速需求是增程最大挑战,因无法直驱导致效率打折,且未来政策对发动机发展的支持存在不确定性。为此,赛力斯推出赛翼架构,从硬件上打破传统增程器结构,提升系统刚度,优化 NVH,降低重量和尺寸,提升成本收益和使用空间,但对车企开发能力要求更高;软件方面,推出 RoboREX 软件架构,将增程系统从被动工作模式转变为基于智能控制的主动工作方式,提升驾驶乐趣、改善体验并降低能耗。

动力成本由增程系统、电池系统、电驱组成。深蓝汽车选择成本更低的氢能系统,以重庆 25 元 / 公斤氢气价格计算,深蓝 03 氢电版每公里成本 0.18 元。随着电池价格下跌,多能源尤其是氢电增程成为未来路径选择之一。

对于增程技术未来发展,段伟认为应追求油电同感和油电同价,增强技术路线生命周期;同时融合发展,打造多燃料兼容增程系统,深耕驾驶场景。张艳青指出,增程技术凭借 “电能驱动 + 无里程焦虑” 优势,有望在全价格区间及多应用场景拓展,如飞行汽车、工程机械等,小鹏飞行汽车陆行体部分已采用增程器系统。顾捷认为,长续航需求下,增程在低空领域应用空间大。此外,在机器人领域,增程系统也有广阔想象空间。

过去十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近 38 倍,渗透率大幅提升。预计 2025 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突破 50%,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超 50% 达 56%,PHEV 包括增程仍是增长最大动能。帅石金表示,未来各种能源形式将长期共存、场景互补,增程技术有其独特适用场景,消费者会依据自身需求做出选择。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