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创新中国网 > 新闻

2025全球汽车品牌价值榜100强榜单正式发布:丰田夺冠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14日 20:24 来源:国际在线 编辑:笑笑   阅读量:5156   
导读:2月13日,《BrandFinance2025年全球汽车品牌价值100强榜单报告》正式发布。《BrandFinance2025年全球汽车品牌价值100强榜单报告》由BrandFinance总部每年在英国伦敦发布。报告各板块包括各上榜全球汽车...

2月13日,《Brand Finance 2025年全球汽车品牌价值100强榜单报告》正式发布。《Brand Finance 2025年全球汽车品牌价值100强榜单报告》由Brand Finance总部每年在英国伦敦发布。报告各板块包括各上榜全球汽车品牌的核心指标表现、优秀品牌最新的创新与技术研发亮点以及Brand Finance对全球汽车品牌在可持续发展等关键领域的洞察与展望。Brand Finance是国际估值标准委员会中唯一的品牌估值机构。

在强劲的销售业绩和对混合动力汽车的战略性关注推动下,丰田实现了品牌价值和品牌强度的双增长,其品牌价值增长了22.9%,达到647.4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汽车品牌;品牌强度指数得分为92.3分(满分100分),品牌强度评级为AAA+,相较于去年的AAA评级有所提升。丰田凭借其对混合动力汽车的重点布局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广泛认可,消费者既希望提升燃油效率,又担忧纯电动汽车带来的基础设施问题,而丰田的产品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此外,在材料成本持续上涨的背景下,丰田通过优化生产和保持盈利能力巩固了其市场领导地位。人工智能驱动的供应链管理和多样化的产品组合进一步促进了品牌的持续增长。梅赛德斯-奔驰的品牌价值下降了10.8%,降至530.2亿美元,保持第二名的位置,其品牌强度指数增加了3.2分,达到88.4分(满分100分)。由于中国市场需求放缓,导致其整体财务表现受到影响,在本年度两次未能达到收入目标。特斯拉的品牌价值和品牌强度指数分别下降了26.2%和15.6分,降至429.9亿美元和64.9分,排名第三位。这一显著下降主要归因于收入未达预期、电动汽车行业竞争的加剧,以及在中国等关键市场实施的价格下调策略。

中国品牌中,比亚迪已连续五年实现品牌价值的稳步增长,其品牌价值增长了16%,达到140.3亿美元,以全球第12名的成绩位居中国汽车品牌之首,展现了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强大实力。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之一,比亚迪不仅在电池技术研发方面处于前沿地位,还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扩展市场布局。近年来,比亚迪推出的多款新能源车型,如汉宋和唐不仅在国内市场广受欢迎,还逐步打开了欧洲、东南亚等海外市场,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向全球的标杆。吉利品牌价值增长了13.8%,达到35.7亿美元,以全球第26名的成绩位居中国汽车品牌第二。作为中国领先的民营汽车制造商之一,吉利通过战略性收购包括沃尔沃在内的多个国际知名品牌,迅速提升了其技术水平和品牌影响力。其旗下的领克也在全球市场中崭露头角,以84名的成绩首次进入榜单,成为年轻消费者青睐的高端品牌。理想品牌价值增长31.8%,达到26.9亿美元;长安汽车品牌价值增长15.7%,达到25.8亿美元,分别位列全球第34名和第35名。哈弗品牌价值下降了29.8%,降至24.6亿美元,作为长城汽车旗下的SUV品牌之一,哈弗仍以全球第38名的成绩在中国SUV市场保持领先地位,哈弗品牌凭借其高性价比和卓越的越野性能,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份额的同时,也在俄罗斯、南美等海外市场取得了显著成绩。蔚来品牌价值下降了15%,降至18.2亿美元;小鹏品牌价值下降了8.2%,降至11.9亿美元,分别位列全球第51和第68名。

另外,一汽解放、中国重汽、东风汽车、宇通客车和江淮汽车等也在全球排行榜中占据重要位置,并且排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这些品牌依托其在商用车及重型卡车领域的深厚积淀,持续在全球市场中保持强劲竞争力。

Brand Finance中国区总裁陈忆登表示:全球汽车行业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型阶段,尽管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持续增长,但美国和欧洲等主要市场的增速已出现放缓迹象。政策不确定性、监管变化以及供应链挑战正在重塑整个行业的战略格局。与此同时,中国迅速崛起为全球领先的汽车出口国,凭借其在电动汽车电池生产领域的主导地位及具有竞争力的成本定价策略,成功获得了可观的市场份额。传统汽车制造商必须在保持现有盈利能力与投资于塑造未来出行方式的技术之间寻求平衡。未来,中国汽车品牌若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更加注重技术创新、打造品牌差异化及提升消费者体验,以此来重塑品牌价值、提升品牌强度,最终实现更高的利润率和长期可持续发展。中国汽车品牌走出去之路还应尤其关注如何讲好中国汽车品牌的故事这一核心任务,以便最大化品牌的价值。这就需要一支时刻掌握市场脉动、科学高效推进品牌战略并且国际化水平较高的品牌队伍。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