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回春发扬中医文化 , 培元固本诠释医者仁心
——访北京刘积庆堂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创始人刘国印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中医作为中华文明独有的民族智慧结晶,在数千年奔涌向前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熠熠生辉,一代又一代中医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用朴素的辩证法治愈了各种疑难杂症,在历史使命中接过了传承中医文化的接力棒,踔厉奋发,矢志不渝,致力于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健康福祉,终描绘出中医文化蓬勃发展的壮美画卷。
刘国印,任中医师、北京刘积庆堂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南阳刘积庆堂中医世家第七代传人、南阳市匡济中医中药研究院院长、刘积庆堂培元固本学术流派创始人、中国当代名中医、南阳市第六届人大代表……成长于中医世家。刘国印少时立志、勤奋苦学,刻苦钻研中医文化知识,在总结前人行医经验和自身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刘积庆堂培元固本理论体系”,护佑民生健康。如今,刘国印正坚定地走在弘扬中医文化道路上,力求为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谱写新的时代发展蓝图。
青衿之志 传诲中医文化
南阳,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东汉时期,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诞生了一位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我国医学文化影响深远的医学大家——张仲景。作为当时“建安三神医”之一,张仲景凭借着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被后代华夏子孙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在毕生行医的临床经验中创造性地总结出来的医学理论与医德医风,世世代代地滋润着后世的每一名中医学家,是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瑰宝。
“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这一句流传千秋的名言出自于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书中记载了治疗多种疾病的药方,有不少药方至今仍被广泛应用,因而《伤寒杂病论》被称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方书之祖”。在一千多年后的当下,同样是这片土地,一个中医世家始终不忘医者仁心,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增进民生福祉,深入钻研中医文化、弘扬仲景精神,致力于在新时代传承和发扬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这便是被赞誉为“南阳中医世家”的刘积庆堂,刘国印正是刘积庆堂第七代传人。
始于1717年,刘积庆堂的历代传人始终秉持着“谨守医德、精研医术、治病救人”的中医情怀,在这样医风高尚的中医世家,刘国印自幼便受到源远流长的中医文化的熏陶和祖辈的耳濡目染,因此,少年时期的刘国印便立志要成为一名医者仁心的优秀中医学家。“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医师,就必须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向行医之路不断迈进。
出身于中医世家,刘国印对于中医药古籍可谓是如数家珍。刘积庆堂传承下来的医学古籍甚多,因而少年时期的他便开始深入钻研中医古籍。刚开始接触中医学之时,刘国印便对针灸极其感兴趣,于是他以身试验,亲身感受针灸的疗效,后因喜爱阅读武林杂志,杂志上往往有着诸多奇方妙术,刘国印故而愈发痴迷于中医文化之中。怀揣着对中医文化的热爱痴迷与治病救人的中医情怀,刘国印继承祖志,毅然投身于中医领域,成为了一名心怀大爱的中医师。他以真挚匠心步入行医之路,倾注毕生心血行走在中医文化的传承发扬之路上。
悬壶济世 护佑民生健康
我们常言,医者仁心,作为一名医生,一颗高尚的医心是其悬壶济世、妙手回春的重要条件,早在十六七岁时,刘国印就充分地展现出了他的高尚医德。那时刘国印正在家乡的保健院工作,在极其平常的一天,他偶然遇到了一位倒地不起的人,当时围观的很多群众都认为这人快要不行了,而刘国印却挺身而出,以他长期钻研的针灸疗法帮助那位患者恢复了意识。危难之际方见品德,在刘国印挺身而出的背后,是他心怀民生健康的医者仁心,是他对于中医学的高度热爱,同时也是他作为一名医师悬壶济世的初心与使命。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在刘国印孜孜不倦、披星戴月的努力下,他终成长为一名当代名中医,以其所开创的独特的“刘积庆堂培元固本理论体系”挽救了诸多患者的生命健康。培元固本理论体系是刘国印在赓续总结了祖辈六代人的行医经验和自身四十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升华出的一套具有刘氏特色的中医学理论体系。他深入钻研医圣张仲景所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注重以现代科学方式创新解读中医药学原理,守正创新、推陈出新,最终实现了中医药学与现代科学的有机统一,为中医文化发展谱写了新的时代篇章。
培元固本理论体系集六经辨证、三焦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辩证、八纲辨证于一体,以治病求本为目标,提出了两个模型,即“治病求本”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思维准则,“培元固本”是辨证施治的思维模型;“天人合一”是中医学整体观念的认知准则,“培元固本”是中医学整体观念的认知模型。在此体系基础上,刘国印精心研发,研制出了“刘氏培元固本丸”等多种中药新品,其中,有三种抗肿瘤系列中药荣膺了国家发明专利。
回望来时路,刘国印始终怀揣着一颗谨慎对待中医药学的谦卑之心。刘国印在接诊患者时,并不会仅仅以治好病为目标,而是切实地钻研每一种疾病的治疗方案。在他行医早期,有一位患有失眠、肺结核等疾病的女患者,当患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去医院复查时,惊奇地发现自己的六个血管瘤竟然奇迹般地消失了,刘国印得知后便开始研究药方,仔细探查每一味中药的疗效以及不同中药结合起来的功效,自此走上了总结升华、创新发展的中医学钻研之路。
2012年8月,刘国印被河南省中医药学会授予了“河南省仲景学术传承奖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在这片名医辈出的热土上,仲景文化汩汩流淌于历史长河中,刘国印也终在仲景精神的引领下,接过了新时代传承弘扬中医文化的接力棒,赓续发展中医文化的时代使命。古老的医圣祠历经千年风雨,依旧矗立在温凉的南阳市河畔,而就在医圣祠街中的匡济中医门诊,刘国印以精湛的医术,生动地诠释了医者仁心和一代又一代中医师接续躬耕的坚定信念。
行而不辍 致力传承之路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身为一代名中医,刘国印时刻不忘将中医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的历史使命。在刘积庆堂内,刘国印采取以师带徒的形式培养出了更多中医传承人;在刘积庆堂外,他呼吁扩大医圣祠,让仲景精神更好地普照每一位中华儿女,并提倡在医圣之乡建立医科大学,为中国的健康事业培养出更多医学人才,助力我国健康事业的蓬勃发展。此外,刘国印还强调在新时代下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在继承传统中医文化的基础上,汲取西方医学的优秀成果,使其为我所用,以此助力中医药文化的长久发展。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由于在临床治疗中的实际情况往往与书本上的知识略有出入,因此刘国印建议广大学习中医学的学生要灵活地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避免出现仅注重理论知识的情况。此外,他还建议中医学的学生们可以通过寻找好医生的方式,深入学习中医文化知识,从而推动自身中医水平更上层楼。刘国印对于中医传承发扬的一片苦心,不可不谓是一名中医师的真挚情怀。
除培养传承人外,刘国印在诊疗中也时刻不忘中医药学的传播宣扬。在他治疗过的患者中,有一对夫妻曾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那位妻子搀着她的丈夫,一同来到了刘国印面前。因为家中贫苦,两个孩子还在上海上学,医院的花销过大且并不能保证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于是在听说刘国印擅长治疗心血管狭窄这种疾病时,他们便前来寻求帮助。刘国印看到夫妻二人都患有心衰,不仅给二人皆开了药,且没有让他们付钱。在此后数十年的行医过程中,刘国印也常常救助贫困患者,他讲道,作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为老百姓服务,是他该做的事情,也是他的医者情怀所在。
未来,刘国印打算总结其毕生的行医经验,撰写出一部中医学书籍来推动中医药学文化的传承发展,“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我们始终坚信,在刘国印的引领下,中医文化终将会再一次耀眼于中华文化的舞台之上!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