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创新中国网 > 新闻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清远非遗曺氏木雕传承人曹宪中与苏琴伉俪艺术家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05日 12:00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赵奢   阅读量:4772   会员投稿
导读:承袭绝艺成大家,携手不负匠人魂——访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清远非遗曺氏木雕传承人曹宪中与苏琴伉俪艺术家曹宪中,清远非遗曺氏木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省民间文化技艺大师、清远市民间文化艺术大师、中级工...

承袭绝艺成大家,携手不负匠人魂

——访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清远非遗曺氏木雕传承人曹宪中与苏琴伉俪艺术家

曹宪中,清远非遗曺氏木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省民间文化技艺大师、清远市民间文化艺术大师、中级工艺美术师,中国非遗保护协会非遗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 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清远市工艺美术协会会长(创始人)、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学会副会长及理事等社会职务,现任:清远市曺氏木雕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曺氏宪琴木雕艺术文化研究院掌门人;于1995年9月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苏琴,清远非遗曺氏木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清远市民间文化艺术大师、89年助理工艺师(职称)、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清远市工艺美术协会常务副会长(创始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 非遗职业教育专业委 委员、清远曺氏木雕技能大师工作室 艺术总监、曺氏宪琴木雕艺术文化研究院院长。夫妇俩同为清远市技师学院、清远高职院、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清远工贸职业技术学校、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等七八间大学院校非遗曺氏东阳木雕课程任客座教授,一齐任教,伉俪情深,为社会职教事业默默耕耘。

“择一事,终其身。”曹宪中与苏琴夫妇俩对木雕艺术情深似海,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年开始从事木雕行业,迄今已有60余年的制作经验,期间孜孜不倦、砥砺深耕,植根传统之核心,并融合现代审美大胆创新,为古老的木雕文化注入了新鲜滚烫的血液。

初心缘起痴雕客,青衿之志终其身

曹宪中与苏琴分别于1946年、1948年出生于中国四大木雕之首“东阳木雕”发源地——浙江东阳县。曹宪中出生于九峰曺氏木雕世家,为九峰曺氏(东阳)木雕第六代传人。因东阳地少人多,旧社会时期农村百姓生活贫穷,在历史社会因素影响下,地方乡村形成了男人学手艺为上策的家庭教育方式,曹宪中的父亲也不例外。

曹宪中是在他父亲营造的木雕文化气息的家庭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在他的童年回忆里总绕不开父亲手工刻出的那各式各样木雕作品,或是花床、大橱、樟木箱等地方风俗的结婚嫁妆,在雕刻题材中,是龙凤、狮鹿或马将骑坐,或是文武状元、仕女图等。父亲创作“以板为纸、以凿为笔”,从不需画图稿,而是直接用雕花凿在木板上雕凿,此等精湛技艺深深吸引了年幼好奇的曹宪中,总对这些新奇事物爱不释手,每每放学到家就“左手卸书包,右手去抓刀”,这段不可复制的不解情缘为他之后的木雕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长期的耳濡目染之下,曹宪中对这些制作精美的木雕作品与木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继承父业的信念就像一颗懵懂的种子埋入了心田的沃土中,孕育着无穷的力量,破土而出。

谈及父亲曹开富对自己的影响,曹宪中说道:“正是我德艺双馨的父亲树立的好榜样,才不断激励着我对工匠人生的向上追求。”特别感动的是他的父亲曹开富也是继承祖传,自幼奋学木雕技艺而成功,父亲曾在1958年11月和曹为级(叔公)、曹郑玉(堂叔)、曹大弟(堂兄)四位曺家木雕艺人一同被东阳木雕总厂选派共18名东阳木雕艺人进京参加“北京十大建筑”为建国十周年献礼工程。受家族工匠优秀荣誉的精神启发,特别是父亲等四位曺氏艺人在北京十大建筑工程项目中,为人民大会堂承雕了一幅《井冈山朱毛大会师》大型浮雕壁画,以及“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和“全国农业展览馆”等二座暨新中国的红色革命地标建筑物领先模型雕刻,曺氏工匠至高荣誉。曹宪中决定以子继父业,行走父亲工匠足迹。

1962年中技毕业的曹宪中正式入行,随父做徒。在学徒期间,望子成龙的父亲常常教导他,要“学一行、爱一行、干这行、成就这行”,“百行百业,行行出状元”,这是父亲给儿子艺术人生的方向指导,曹宪中始终铭记家父的教诲,在木雕的艺术土壤上,肆意地汲取着父亲的“营养”,默默成长着。经过三年学徒、四年半作(帮作)的勤奋学习,曹宪中终于掌握了木雕手艺扎实的基本功。

曹宪中的妻子苏琴是他的同村同门师妹,1963年拜于老艺人曹开富为师,也是清远非遗曺氏木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荣誉工艺大师,满师后,夫妇二人一起云游江湖、同舟共济,共同钻研木雕艺术,寻找自己的木雕艺术舞台。而这一寻,便是六十余载。

深浮雕《钟馗嫁妹》壁画

俏像雕《中国梦》

时代艺术画新妆,渐行渐深摘桂冠

曹宪中与苏琴自小相互扶持成长,两人除擅长东阳自身的白木浮雕技法外,同样创作有黄杨木雕(圆雕及浮雕)金漆木雕、金木雕(贴金箔)技法、及龙眼木、圆雕、即佛教文化的神佛像雕刻及古典红木家具雕刻等技法,他们手作的木雕之美,古老与新生并存,精美绝伦、神韵兼备。

道在日新,不新则死。创新对于传统木雕艺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曺氏东阳木雕被称为“白木雕”,原料方面一直延续着民间传统雕刻习惯用材,通常选用如香樟木、白果木、白杨木、楠木、柚木、桦木等颜色较统一、细密度一般的普通材质。但随着社会经济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艺术欣赏价值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故而如今的木雕用材逐渐从传统原材料向红木类、酸枝、紫檀、黄花梨、金丝楠木等高档材质拓展,以满足更多多样化的市场需求。除此之外,曹宪中与苏琴在木雕题材方面也进行了创新发展,传统木雕大多以民间故事、历史典故、戏剧人物为雕刻题材,而在改革开放以后,曺氏木雕匠人与时俱进,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对艺术创作解放思想,创作出外销产品、内销及高档艺术收藏品等,将古典题材与现代红色题材相结合而实现跨时代的创新,赋予木雕更丰富的时代内涵。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苏琴创作的黄杨木雕《人生和谐》曾在2014年第十届深圳文博会“中国工艺美术创意奖”中夺得金奖桂冠;随后夫妇又创作了深浮雕《钟馗嫁妹》木雕壁画、《四君争艳》四条屏,参加中国(深圳)国际文博会展评,分别荣获一金一银。其获金奖的《钟馗嫁妹》壁画规格为101×59×12cm,重34KG。次年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入选参加2015年第九届韩国清州国际手工艺双年展中国馆参展。

2001年至2002年,她与丈夫曹宪中受方丈释传正大和尚之邀为韶关市南华禅寺建寺1500周年庆典,创作一幅竹浮雕《五百罗汉图》巨型壁画,长33.3米、宽1.35米、重888公斤,是史无前例、全球独一无二的的顶级竹雕艺术之作,创下世界记录,得到了业内人士和专家、学者的一致赞赏与好评,由南华寺藏经阁以“镇寺之宝”之名永久收藏。

一路走来,曹宪中夫妇二人凭借着精湛的木雕技艺,造就了一个又一个耀眼成果,八十年代初,夫妇俩以东阳木雕技能人才引进,受聘落户广州市佛冈县二轻工艺厂任艺术总监、总设计师,期间以四套传统樟木箱样板成功扭转了当时已经青黄不接的二轻企业危机,并占据质量优势,不断向外扩展业务合作,将一个山区县小厂发展到规模性县级模范企业,培养出100多名木雕技术工人,连续六年被评为广州市及广东省出口创汇先进企业,1989年企业评升为广东省省级先进企业。1990年3月得到中央政治局常委乔石同志等国家领导人莅临本厂视察调研,企业得到认可。在地方被誉为市、及省二轻、省经委系统的一个知名的优秀企业!

迄今为止,他夫妇创作的作品(产品)不仅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和港澳台,更是远销海外越南、缅甸、日本、泰国等东南亚和加拿大、澳洲、欧美、意、英、法、德及中东等六十多个国家地区。从业以来,其作品在各大艺术评比中屡屡摘得桂冠,荣获金、银、铜优秀奖及获世界纪录奖等50多项,尤其是参加香港黄大仙祠、日本及澳洲等国外的建筑工程,如1986至1987年,曹宪中苏琴夫妇带领弟子曹有福、曹友产等学徒、学生以团队参加承雕“广东省—新南威尔士洲”缔结友好省洲项目,暨 澳洲“悉尼·广州”友好姐妹城市20周年纪念工程,夫妇担任澳洲悉尼市“谊园”中国古建筑木雕艺术的装饰工程设计、制作技艺指挥。工程完毕后得到澳洲人民的高度评价及他国游客的一致赞扬:“中国鲁班文化,OK!”

《仲尼设教图》木雕挂屏

《人参和谐》黄杨木雕

深浮雕《百鸟朝凤》挂屏

南华寺竹浮雕《五百罗汉图》 局部

匠人之心代代传,如日方升续新篇

传承,是传统手工艺永恒的母题,也是传统手工艺行业发展的必要路径,而曹宪中也坦言,他从艺一生的真正瓶颈就是传承。

在上世纪年代,木雕传承尚处于兴旺之时,他与妻子苏琴在满师后就边创作边收徒传艺,从68年大弟子曹有福,69年二弟子曹宪政,70年永康木雕厂,三弟子吕锦屏、四弟子农丰女,73年武义县竹编竹雕工艺厂,五弟子曹友产,79年赣州市工艺美术厂,六弟子杨永安,八十年代,佛冈县工艺厂,分批分班招徒培养,一直以来师徒学生随行,在带徒传艺方面,夫妇俩口手相传,倾囊相授地培养木雕后人。后来,为更广泛宣传传统木雕文化,曹宪中、苏琴夫妇“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在佛冈县高级职业中学开展三年制东阳木雕课程班任教,并同时在就职工厂招徒培养木雕人才。退休后,夫妇俩创立了宪中艺术工作室(现为“清远市曺氏木雕技能大师工作室”),从2015年开始,曺氏东阳木雕课程进驻清远市技师学院、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清远高级职业学院、清远工贸职业技术学校、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广东科贸职业技术学院(待开课)、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等八间大学职院,学生源以南粤大地为主导,覆盖华夏大江南北。曺氏木雕在曹宪中夫妇二人的传承下,已发展到弟子学生、学徒、徒孙、徒曾孙、徒玄孙、徒来孙,徒晜孙等六代之多,其培养了国家级艺术家、传统工美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近10名。在职业大学院校非遗职业课堂已逐届培植出50多名工匠苗、大师苗的好成绩。

“如今年轻人群中少有愿意拜师学艺者,从我曺氏东阳木雕课程班中毕业的优秀学生离校后也少有继续研学木雕。”无奈的现状令一向为人耿直的曹宪中满是痛心。可即便如此,他也仍旧会尽最大之力,来传续木雕艺术这一脉香火。

对于行业的前景,他认为,中国木雕艺术生产从未间断过,而是一直在与时俱进,不断符合当下审美,贴近人们日常生活,拥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但同时他也认为,创新发展路上遇到的难题也不容忽视。传统手工木雕多少受到现代科技与工业化进步的冲击,高效率机械化生产将本该作为艺术品的木雕慢慢沦为了纯商业品,打乱了常规手工木雕艺术家的市场生运,导致许多新的从业者或专业手艺人都扛不住市场带来的压力,就连曹宪中自己学徒、徒孙及身边很多匠人朋友都纷纷选择了转行,木雕文化危机已经迫在眉睫。

对此,曹宪中认为解决木雕未来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四点:一是手艺人自信,工匠精神就是“自信、毅力、坚持、超越”,所有从事木雕行业的手艺人都需要对自己选择木雕艺术文化保持高度的自我认可,入行不忘初心、不忘担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历史职责;二是需要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与帮助,要对非遗传承人的激励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提高政策透明度,创造非遗传承人对地方文化行政主管部门零距离的和谐环境;三是要优先针对手艺人群中,年事已高、经验颇深的老艺人进行更多的表扬,激励他们培养更多的木雕大师苗、大国工匠苗;四是希望国家及地方政府对山区贫穷地区的非遗文化发展采取特殊扶持政策,帮扶发展。

谈及未来规划,曹宪中表明,他们夫妇计划在奔八旬的夕阳路程严抓学院木雕课程实操质量,退休前再培养100名木雕技艺的大国工匠人才。我们相信,中国传统木雕行业在曹宪中大师的引领下,代代传承,世世坚守,终会让木雕文化这颗宝贵的民族明珠绽放璀璨光芒!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