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15日电 台湾《旺报》15日发表评论称,《流浪地球》成为了大陆电影走出去的一个代表,成为西方认识中国的一扇窗户。世界期待通过电影等多种方式来认识大陆,大陆也需要承载思想价值的作品来阐述自己的理念。在一个互动越加频密、误解误判加深、人类未来更多未知的世界,需要更多的中国价值观。
文章摘编如下:
这个春节,一部大陆本土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火了。目前,票房已超30亿人民币,话题热度不减,成为继2017年上映的《战狼2》后又一部现象级作品。
电影改编自大陆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同名小说,讲述了太阳毁灭前夕,人类在驱动整个地球逃往新星系征途中发生的故事,大陆救援队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精神,带领各国救援队拯救了人类的家园。
有意思的是,这部片子在大陆的评论几乎分成了两派,赞誉与批评俱在,国外却几乎一边倒给予好评。
美国互联网电影资料库IMDb打出8.0分的高分。《纽约时报》评价: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是后来者,在电影业中,中国也是科幻片领域的后来者,不过“这种局面就要改变了”。《金融时报》评价:中国电影人开始有信心挑战被好莱坞垄断多年的科幻片了,不少外国观众评价“很酷”、“很中国”。
墙内开花墙外更香的原因,一是这部主要由大陆本土团队完成的科幻片制作水平,超出了西方观众对大陆电影的认知,因而刮目相看;二是其中所展现的精神内核,包括家国情怀、故土情节以及集体主义救援方式等,让西方感觉与好莱坞模式不同,耳目一新。
导演郭帆虽说此片无意做价值输出,因为中国电影“还没到那个时候”。但在客观效果上,《流浪地球》成为了大陆电影走出去的一个代表,成为西方认识中国的一扇窗户。
东西方文明冲突方兴未艾,中国电影走出去正逢其时。电影是国力的折射,也是国家思维的表现。世界期待通过电影等多种方式来认识大陆,大陆也需要承载思想价值的作品来阐述自己的理念。在一个互动愈加频密、误解误判加深、人类未来更多未知的世界,需要更多的中国价值观。
首先,这个世界本就是多元的,各国、各个区域有不同的发展方式,也有不同的价值理念。世界需要倾听来自非西方的、新兴国家的声音,这于世界是一种有益补充。
比如,与个人英雄主义相对应的集体主义精神,在救援协作方面是不是更有效率?比如,与保护主义壁垒相对应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不是更符合人类本就同命相连的现实,也更有助于应对共同的挑战?
中国的价值观也许会为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些困难,提供一种解决方案,也可为长期处于主流地位的西方价值观,提供一种新的思考。
其次,中国绵长延续的历史,和当代改革开放事业中积累的精神财富,是大陆文化自信的来源。
中国价值观是什么?从人的塑造层面来说,有士的精神、侠的精神、君子的精神;从道德修养方面来说,有仁爱、忠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看待世界的角度来说,有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有天下大同;从天命与人命的关系说,有天人合一,也有精卫填海、愚公移山;从探索国家发展之路说,既有摸着石头过河的灵活审慎,也有从民为邦本到为人民服务的一脉相承;对家园,既以胸怀天下为己任,也有落叶归根的情节。这些价值观在《流浪地球》里已见一斑。
所以,中国价值的内涵既是丰富的也是不断衍变的,需要更多主动的总结和挖掘,需要更多创新的载体来展现。
上一部获得西方高度评价的,展现东方精神世界的电影是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如果说《卧虎藏龙》讲述了一个江湖中国、道义中国的故事,那么未来还需要更多从现实世界中、从对未来的想象中讲述中国的作品。2018年电影市场的黑马《我不是药神》及《流浪地球》都是良好的探索。
当然,民族的即是世界的,却不代表中国的价值观应该是孤立的,在与世界各国交融的进程中,中华文明本就汲取了各方营养。中国价值观也需要找到更多与全球多种价值互联、共通的东西。
比如片中所流露对亲情的依恋、对希望的坚持以及高尚的牺牲精神,让西方观众感到熟悉,容易获得共鸣。影片制作过程所体现的不计代价的筑梦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是各国电影业的共同价值追求。
相较《战狼2》中浓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感,《流浪地球》的动人之处是既凸显了中国的担当和责任,也刻画了全球行动和国际合作,当然未来或许可以刻画得更为丰满。这本身即传递了一种中国价值。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