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入老龄化社会后,医养结合已成为社会热点。然而,“结合”这条路并不好走,政府部门、养老机构与各级医疗机构都面临着重重考验。曾有专家指出,其关键点并不在于“养”——无论是入住养老机构、居家养老还是依托社区照护,现阶段老年人之所以难以获得方便有效的医疗服务,问题出在“医”上。
幸运的是,互联网+医疗时代正在为医养结合带来新的发展之路。今年8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吴淞中心医院)与辖区内多家养老机构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携手,基于实体医院利用信息化手段初步搭建了宝山互联网医院。这次“牵手”促成了家庭、社区、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四位一体的联动场景。“忙不过来的大医院与医疗需求强烈的养老院,在互联网医院的平台上,开启了新合作模式。”医院常务副院长罗文杰说。
及时预警高危患者
坐落于吴淞口的吴淞中心医院有超过80年的历史,在上海北部承担着宝山区域医疗中心的作用。3年前,为进一步将区内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并进行辐射,区影像(放射)诊断中心、区心电诊断中心和区域临床检验中心3大远程诊断中心落户医院,这意味着,全区1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可将心电图、X光片、血象报告等实时传送到吴淞中心医院,同质化的高效诊断让居民能放心在家门口问诊。
互联网医院建成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再满足于“云诊断”这一合作:云查房、云门诊、云教学……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等多发病、常见病为主的科室,都开始通过互联网手段“管”起社区居民健康。
弥补养老院医疗人才缺口
2013年,国务院两次发文提出“整合医疗与养老资源,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然而由于医疗资源紧缺,综合实力强的二、三级医疗机构几乎无暇介入老年医疗需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础医疗机构由于软硬件的诸多限制,可能难以应付老年人群突发的危急重症。
作为区政协委员,罗文杰坦言,几乎每年都有涉及养老领域的提案,“养老机构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少专业医护人员,一是数量不够,二是资质不够;另一方面,养老机构目前的待遇也无法维持人才队伍的稳定。”不过他也提出,“是否养老机构的老人出现健康问题都必须马上前往医院就诊呢?并非如此。很多情况下,他们需要的是来自专业医护人员的建议,以及必要时能迅速启用的转诊绿色通道。”
互联网医院建设之初,吴淞中心医院便将医养结合作为工作重点。宝山美兰金苑养老院预防保健科医师金龙说,自己管辖的床位患者中,有位龚阿姨7年前患脑梗,“以前没有互联网医院,遇到患者情况不好时,得辗转联系医院转诊,现在我们和吴淞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专家建立了关系,每周两次远程查房和不定期会诊都帮助我们对老人的健康做到心中有数。”目前,吴淞中心医院与大场镇长乐养老院、杨行镇金秋晨曦养老院等养老机构已建立实体联接,“现阶段对接的养老机构均有内设医疗部门,我们希望扮演带领、辅助而非替代的角色,为养老机构内设医疗部门的预防、治疗与康复提供推动作用。”罗文杰说。
互联网医院2.0版在路上
互联网医院打破时空限制,让优质医疗资源可通过一方小小的屏幕与一根网线,实时到达院外患者身边。本月初,医院更将远程医疗服务延伸至边远地区,为宝山区对口援建单位云南省迪庆维西县人民医院、曲靖会泽县待补镇中心卫生院和富源县胜境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远程会诊、培训等服务,助力“健康扶贫”。
吴淞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张燕说,如今坐在诊间,就能收到来自基层医疗机构、养老机构乃至云南省患者的信息,“虽然目前每周都有专家前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但患者有时多有时少,甚至可能出现一个半天没有几例患者的状况。”罗文杰提出,下一步可依托互联网医院平台,让一个专家定点对口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互联网坐诊模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接诊多家医疗机构的患者,提升医疗效率。“明年下半年,我们或将推出宝山互联网医院2.0版,面向首诊在本院的患者推出网络复诊。”罗文杰说,“目前集中于内科的远程诊疗将逐渐扩大至全院各科室。”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