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2018年1月15日,上海虹桥火车站候车大厅内,有许多提前返乡过年的乘客。澎湃新闻记者 陈逸欣 图
春节近了,很多在外打拼的人陆续踏上了返乡之旅。
在上海虹桥火车站,澎湃新闻记者看到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大包小裹的行囊、其乐融融的一家人……还有人们对家的眷恋。记者采访了几名归乡人,听他们讲述各自的回家故事。
建筑工人:半生漂泊,过年回家心才定
1月15日,在上海虹桥火车站的候车室里,一群等待归家的人在站牌前抬头反复确认列车的班次。
刘生根是他们中的一员。澎湃新闻记者遇到刘生根时,他正和儿子坐在大包小包的包裹上泡方便面,这是他们的午餐。包裹里是给两岁的小孙子带的钙片,还有给老伴带的特产。
“哪里有活,就往哪里跑。”55岁的刘生根是湖北麻城人,外出打工已经快二十年了。他说,父母取名叫“生根”,是希望他能在一个地方安定下来,生活不要过多折腾。但事实上,刘生根几乎半辈子都在外漂泊,“只有春节过年回到家里心才算定下来”。
做过瓦工、抹灰工,也开过塔吊,刘生根之前在湖北襄阳做瓦工的活,后来同乡说要一起来上海,他想也没多想就跟来了,“那时候身上只带了100多块钱,现在我一个人一个月能有8000块不到的收入了。”
刘生根发现,在上海干同样的活比在老家赚得多,家庭条件明显有了改善。两年前他的小孙子出生了,刘生根就带着儿子一起来了上海,现在一起在工地上做瓦工的活。
过年了,心系家人的刘生根希望明年能和儿子接到更多的活,给小孙子更好的成长环境,给家人更好的生活。
学生:用兼职工资给妈妈买了名牌皮包
与刘生根不同,杨文杰是一个人在候车室内等待返乡列车。
杨文杰来自四川,在上海读大学,专业是软件工程,讲起之前的经历时,他脸上充满了自豪感。杨文杰说,三年前考上大学的时候,自己的分数高出了录取分数线30多分,全家人都很开心,那时候他就暗下决心为梦想奋斗,要在上海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今年只有21岁的杨文杰,看上去略显老成。他告诉记者,来上海的头一年,他在快餐店里端过盘子刷过碗,后来慢慢接一些网站外包的活,虽然还没有大学毕业,他每个月已经有了固定收入。
让杨文杰唯一感到遗憾的是,为了省钱,去年没有回家过年。现在生活条件有所改善,新年到了,也可以回家好好孝敬父母了。
尽管杨文杰强调自己节俭,但对家人很舍得。他手里提着大包小包很多东西,其中一个包装袋里放着一个名牌皮包,杨文杰说,这是他用兼职工资买的,是给妈妈带的礼物。
谈及新年的愿望,杨文杰坚定地说,“最希望的还是明年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在上海立稳脚跟,赚更多钱。父母年纪越来越大了,想多陪陪父母,让他们能够早日享福。”
候车室里,还有其乐融融的一家人。
澎湃新闻记者遇到黄光明时,他正开心地和女儿、父母聊天,一家四口在候车室内有说有笑,等待回家的列车。
黄光明的老家在甘肃,如今在上海开了一家面馆,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收入不错,平时退休的父母也会来帮衬他,帮他看看小孩、干干杂活儿,分担生活琐事。
过年了,黄光明希望明年面馆的生意会更好,争取开个分店,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环境,父母亲也能够身体健康,一家人和和美美,年年都能一家人在一起过年。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