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于我国信息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实际,促进城市科学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推动城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积极实践。2014年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就已将智慧城市列为中国城市发展的三大目标之一,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建设成效初显 未来发展将呈五大新趋势
智慧城市建设初显成效
近年来,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成效初显。到目前为止,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和400多个县级市都已经开展了数字城市的建设,其中70%以上的地级市已经完成了数字建设,预计到2016年底将全面完成地级市以上的数字城市建设。
毋庸置疑,智慧城市的发展,不仅改变着我们城市的面貌,也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社会组织方式。在业内专家看来,智慧城市是缓解部分“大城市病”的良方。交通拥堵、停车难、城市内涝、能源利用效率低、养老设施匮乏、安保监控设施不足等城市顽疾,无不考验着城市的发展能力,如智慧交通和智慧物流增强了城市内和城市间的通达性,智慧水资源和智慧电力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智慧环保和智能建筑保护了城市环境,智慧医疗和智慧社区则方便了市民生活。
智慧城市呈现五大新趋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科技水平、创新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与网络智慧城市的概念变得越来越清晰和现实,预计未来智慧城市发展将呈现五大新趋势。
一是信息成为新的日用品和生活必需品,形成信息流。信息为王的时代,移动互联提供了绝佳渠道连接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收集、传递和分享,使其成为生0.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截至2014年4月份,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占总网民数的八成多,手机保持第一大上网终端地位,其中腾讯公司的QQ和微信用户更是不容小觑,光微信月活跃用户就达5.4亿,覆盖国家达200多个。这意味着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已经进入全民时代。
二是移动互联网带来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形成消费者的“移动生活形态”,成为生活流。移动互联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将个人的空余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各种支付APP、社交APP让人们在互联网中沟通畅通、消息传播不再受时间、空间限制。同时,移动终端使得消费者的娱乐生活更加便捷并且操作体验也是绝佳,消费者可随时在现实和虚拟世界中来回切换,做到随时娱乐、生活。不可否认,移动互联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社交方式、关系网络,随着移动互联网对现实生活的全面渗透,移动互联网将被应用到消费者现实生活中的每个角落,从而进入一个真正的全民“移动生活形态”的时代。
三是数字化与智能化媒体“新概念”,消解了媒体间的边界,形成媒体流。中科院2013年报告中提到数字化、智能化已经成为当今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及领域,智能化已经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并逐渐成为当今文化形态的中心,呈现出新一轮的文化生态,如iPad打破了传统纸媒与数字媒体的界限;LeTV打破了传统电视与网络电视的界限,形成四屏互动、多屏合一的新的媒体流。
四是基于大数据的云服务平台,构成社会发展的全新视角,形成数据流。大数据分析可以从海量内容、数据中瞬时抓取有价值信息,目前,大数据分析已然成为一种商业基础,为企业创造丰厚利润。可以预见未来的大数据时代,品牌传播通过对数据的处理获得精准的活动效果的评估,每一步都有精准的数据呈现,品牌主所有决策都会在精准数据支持下减少决策风险。因此,对企业而言,数据成为与企业技术、资金、品牌同等重要的资产,并以数据致胜,形成数据化决策。
五是互联网思维,无限协作与无边界聚合的外驱力发展。大数据、云、智能硬件、AR、VR、3D打印等技术的背后其实最重要的就是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重点在于用户思维、大数据思维、跨界思维、媒体思维、平台思维、创新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等等。其最终目的是尽可能抓住用户、提升用户体验、打破行业边界、汲取他人经验、提高宣传能力、提升创新效率,加强品牌管理、形成数据决策、建立生态系统、实现共赢局面。
总体而言,随着大数据、云、智能硬件、AR、VR、3D打印等技术的发展,目前智慧城市风头正劲,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政务、万物互联已逐渐从想象变为现实,预计未来十年,智慧城市建设将有望撬动万亿市场。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